web從1.0、2.0發(fā)展到現在的3.0,之間的區(qū)別是什么呢?
簡單來說:
1.0用戶僅獲取內容,如新聞門戶網站;
2.0用戶可創(chuàng)造內容,如抖音B站小紅書;
3.0數字資產可被確認權屬,用戶可創(chuàng)造價值。
Web3.0以用戶為中心,更強調用戶擁有(own)自主權。
web3.0的發(fā)展繞不開數字身份認證、數據確權、商業(yè)價值歸屬和去中心化。
1、數字身份
在web3.0的時代用戶不必像如今需要在不同中心化平臺創(chuàng)建多種身份,而是能打造一個去中心化的通用數字身份體系,一個錢包地址就可以通行所有平臺。
說得簡單通俗一點就是,你在銀行辦了一張超級VIP卡,這個卡可以運用在任何一家銀行和網點,如果跨行辦理業(yè)務,不需要再進行身份證的驗證。
2、數據保護和確權
在web2.0,用戶的數據匯聚在各大平臺網絡,并存儲在中心化的服務器,安全性極低,隨時存在篡改的風險。
在web3.0,分布式賬本技術可提供一種全新的保護方案,用戶數據經密碼算法保護后在分布式賬本上存儲。區(qū)塊鏈不可篡改,保證用戶的數據確權和價值歸屬。
3、商業(yè)價值歸屬
跟web2.0時代商業(yè)價值完全掌握在大平臺不同,web3.0建立在去中心化的網絡,平臺商不能獨占和使用用戶數據,這將徹底改變商業(yè)邏輯和商業(yè)價值歸屬,打造一個更加公平的互聯網商業(yè)環(huán)境,打破行業(yè)巨頭的壟斷。
4、去中心化
Web3.0 必定是去中心化的或者叫分布式的。開放協(xié)議,必定造就去中心化。同時,Web3.0未來的暢銷將可以無縫地在任何設備上使用,真正建立一個“無處不在的網絡”。
什么定義了價值
價值等于以下各項的組合:
- 稀缺性
這表示一個項目有多少份在流通。無論是自然稀缺(鉆石)還是人為稀缺(限量版香奈爾包包),只要有市場(即流動性),流通中的物品越少,就越有價值。
- 流動性
這是對該商品的需求,這會引發(fā)投機。如果沒有人想買一幅昂貴的畫,那它基本上一文不值。流動性受項目受歡迎程度(即聲譽)的影響。
- 知名度
- 這代表了該商品或品牌的流行程度,從而創(chuàng)造了需求。無論是法拉利、畢加索還是愛馬仕,這些品牌都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價值。實用性
這表示你可以使用此項目執(zhí)行的操作。對于商品來說,實用性是價值的最大驅動力,而對于高價值的商品來說,知名度和稀缺性通常會占據主導地位。例如,Zara 襯衫與 Gucci 襯衫具有相同的效用,但價值卻截然不同。
實體房地產 vs 虛擬房地產
首先要注意的是,地球上土地并不稀缺。假設密度與曼哈頓相似,我們可以容納新西蘭的全國人口[1]。然而,個別城市存在土地稀缺的因素。一個地區(qū)的人口越多,經濟就越活躍,創(chuàng)造了更多的就業(yè)機會,吸引了更多的人,等等—增加了市場的流動性,產生了網絡效應。這就是為什么世界被組織成高房地產價值的集群,集中在曼哈頓或倫敦市中心等主要城市中心。
在元宇宙中沒有太大的不同。將元宇宙視作一個數字世界,或一個符合我們前面示例的數字世界。The Sandbox 或 Decentraland 代表不同的城市,具有不同的布局、人口和規(guī)則。誠然,新的平臺可以隨時創(chuàng)建并發(fā)布新的土地,就像互聯網上出現的新網站一樣。然而,僅僅創(chuàng)造更多的土地并不能立即使其變得有價值;沒有流動性(即市場)、知名度和實用性,虛擬土地基本上一文不值——就像在沙漠中建造一座新城市一樣。因此,重要的不是土地的總供應量;而是玩家參與其中。玩家自然會聚集在他們更看重的場館周圍,這將是稀缺的——形成類似于社區(qū)的集群。
人為稀缺性的神話
在每一個元宇宙平臺中,就像城市一樣,土地本來就是稀缺的,因為一開始它的數量有限。一些人認為,人為稀缺性:減少土地供應以提高價格,不會產生價值。[2] 這是一個有缺陷的論點,因為整個奢侈品行業(yè)都是以人為稀缺性為基礎的,通過發(fā)布限量款來推高價格。只要有市場,人為稀缺性確實會推動真正的價值。
考慮到元宇宙中內容創(chuàng)作者(建設者)和消費者之間的動態(tài),我們有一個不平衡的市場(即,消費者對有限土地和內容/體驗的無限關注)。這與 Instagram 等其他平臺不同,在 Instagram 上,消費者注意力的無限供應與內容的無限供應(數十億圖片和帖子)相匹配。但真的是這樣嗎?在社交媒體上,分發(fā)內容的算法造成了同樣的人為稀缺性,流行帖子的推廣次數多于非流行的帖子,從而限制了可視內容的總供應量。再一次,重要的不是內容的總供應量;而是受眾的參與度。因此,即使在社交媒體上,人們消費的優(yōu)質內容也很少,這是由算法人為決定的。
實用性的缺失
元宇宙土地的實用性代表了你可以用它做什么,以及你可以從中提取多少價值。土地上的商業(yè)模式可以包括:出售 NFT,如活動門票、電商或廣告收入。土地可承載的潛在收益代表其實用性,并給出土地價值。
目前,實用性是大多數元宇宙平臺缺少的一塊。盡管提供了內在效用(銷售 NFT 或運行廣告的能力),但由于受眾和流動性有限,外在效用很低。隨著元宇宙中受眾的增加,它將擴大其整體效用。在元宇宙中建立一個業(yè)務,有數百萬人參與,就更有意義了??傮w而言,稀缺性和投機是短期價值的驅動因素,但實用性是元宇宙中長期價值的驅動力。
風險
投資虛擬土地有哪些風險?換言之,土地如何貶值?答案與實體房地產相似——宏觀經濟因素可能導致價格下跌。同樣,實用性缺失也會產生同樣的效果。市民遷出城市會降低其知名度和流動性,導致社區(qū)死亡。就像在實體城市一樣,元宇宙需要激動人心的體驗和內容來留住用戶。用戶創(chuàng)造流動性,從而擴大土地提供的效用和機會。然而,如果用戶沒有理由留下來,這一切都無關緊要。這一切都始于創(chuàng)造一個世界,通過吸引人的體驗來推動人們的價值,從而培養(yǎng)消費和回歸的真正愿望。這就是為什么我們需要更多的人來構建元宇宙,并成為激動人心的虛擬城市的構建塊,從而釋放元宇宙的全部價值。
本文經授權發(fā)布,不代表增長黑客立場,如若轉載,請注明出處:http://gptmaths.com/quan/8279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