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容變現(xiàn)的風頭過去,私域流量的熱度開始攀升新高。像知乎和小紅書這樣的內容社區(qū),經過幾年的運營,積累起龐大用戶體量,開始從私域社區(qū)演變成移動互聯(lián)網很多領域的公域流量池。
我們都知道,內容社區(qū)的前期運營上,很大一部分流量依賴于頭部KOL的引導和聚集效應。逐漸成長強大起來的內容社區(qū),在商業(yè)變現(xiàn)上也不得不和平臺上的KOL們進行利益博弈,就像中國歷史上漢王朝前期,分封諸侯和中央王權的長期對壘。然而,前面提到兩家同樣依賴UGC的內容社區(qū),在KOL上的用戶運營的策略卻大相徑庭。
春秋諸子爭鳴,法家厲馬秣兵,道莊無為而治。在我看來,在現(xiàn)階段存量運營和尋求商業(yè)化的共同路徑上,知乎向道,小紅書師法。
小紅書師法,鐵腕整頓
前段時間,天臺上站滿了小紅書KOL,KOL迎來黑色星期五。小紅書一連串密集動作,對寄生在平臺上求生存的KOL們來說,無疑帶來了地震般的驚恐。首先是下線因數據作假和接私單的KOL,涉及3000多人;緊接著上線小紅心評分體系,多維度評測打分重塑平臺價值。
作為女性種草社區(qū)的小紅書,最近的這兩大動作其實都是在做同一件事:無論是提高品牌合伙人(針對小紅書KOL的商業(yè)計劃)門檻,還是平臺官方評測系統(tǒng)的建立,都是在為加速自身商業(yè)化鋪路。
用戶UGC模式的內容社區(qū),成也KOL,這是小紅書的優(yōu)勢。成也KOL,但也可能毀于KOL。當KOL羽翼漸豐或過于強勢,勢必將影響平臺的性格和未來的發(fā)展方向。
雖然目前看到平臺活躍用戶穩(wěn)步增長,但商業(yè)化可能才是小紅書能自給自足的最終訴求。小紅書現(xiàn)在的變現(xiàn)模式除了平臺廣告業(yè)務外,另一塊就是給各大電商平臺導入流量。
內容社區(qū)中UGC貢獻是非常核心的部分,所以KOL對平臺的重要貢獻自不必說。但通過數據造假粉絲數等,也在虛弱平臺的流量質量和信任度。另一方面,接私單現(xiàn)象普遍,這無疑侵占了平臺方利益,如果沒有相關機制的引入,小紅書只能作為提供免費服務器的免費流量平臺,放任自己的千里堤壩毀于蟻穴。
所以,小紅書這次鐵腕整頓,自折羽翼,對外可以包裝說成“召回初心”,打造用戶和平臺更美好的連接。而運營動作背后的商業(yè)實質,其實是為自己加速商業(yè)化重建平臺規(guī)則。
前面說過,這是KOL主和小紅書平臺的利益博弈,同時這也是內容社區(qū)中,保證平臺優(yōu)質內容和商業(yè)化變現(xiàn)的悖論。小紅書的策略,就是引入MCN,強制性要求KOL們加入公會,由平臺/MCN工會來把控商業(yè)內容質量和利益抽成。這點,我們在更大的流量平臺抖音、微博上,也能看到MCN機構的廣泛活躍。
知乎向道,“無為”而治
再往前我們可以看到同樣作為內容社區(qū)的知乎,在與其平臺KOL的對弈中,就顯得有些任性隨意。甚至到了因為平臺用戶內戰(zhàn)上熱搜,知乎官方才不得不出面做出判決。
早在知識問答風起時,隔段時間就有成批的知乎KOL被挖走,無論是競爭平臺的挖角還是大V們的主動舍棄,一時間“知乎十萬大V出走”的輿論喧囂塵上。
大V的出走,源自平臺的“限流”政策,由平臺算法決定用戶優(yōu)先看到系統(tǒng)推薦的內容,這就侵占了原先這些知乎kol們的流量空間。
出走大V們對知乎的吐槽,主要集中在認為平臺太小氣,對KOL的運營不夠重視。此外,商業(yè)上難以變現(xiàn),也不斷消耗了大V們堅持輸出的興趣。頻繁出走的大V,暴露的是知乎內容生產者難以知識變現(xiàn)的問題。當然,作為平臺方的知乎,在商業(yè)化變現(xiàn)上也同樣乏力,前有知乎Live,今年又上線了打包模式的鹽選會員,但知乎的主要營收依然還是廣告模式,由它帶領的知識變現(xiàn)風潮,現(xiàn)在看來越來越被驗證為一道偽命題。
因為有大V出走的“舊傷未愈”,所以知乎官方在這場平臺用戶內戰(zhàn)的角力中,長期保持沉默,一方面是放任張佳瑋等頭部大V在尋求商業(yè)利益接軟文私單,另一方面又陸陸續(xù)續(xù)封號一些和平臺爭廣告收入的小V們。平臺的雙標政策和越來越水的內容質量,引發(fā)了蟶子圣子等早期知乎核心用戶的反彈。
就在上月,知乎以發(fā)布不友善內容、抱團騷擾他人為由,永久封禁6位大V。而這些大V正是反彈的那批傳統(tǒng)知乎精英派。知乎再次被推上輿論口,是平臺價值觀的分裂。其實,毋寧說蟶子圣子們在討伐張佳瑋等KOL“注水”知乎,不如說是他們在上訴知乎官方運營管理的不作為。
而知乎的不作為(標題里的“無為”),可能是從更大用戶范圍考慮,知乎已經不敢大動筋骨。從數據來看,知乎活躍用戶基本處于停滯增長甚至偶有下滑的趨勢,內容水化帶來的新增用戶規(guī)模,已經被大V出走和短視頻流量搶占逐步折損抵消。
知乎的無為,可能只是棄車保帥的無奈。
知乎向左,小紅書向右
知乎2011年1月上線,三年后小紅書上線。同為內容社區(qū)模式的兩大流量平臺,在各自領域自成一派,知乎是解答疑惑的精英社區(qū),小紅書則成為女性種草的聚集地。
當兩者活躍用戶達到千萬量級之后,商業(yè)化的營收變現(xiàn)是必須要經歷的轉型階段。在已經建立起的用戶規(guī)模下,如何凈化流量池,建立更清晰的規(guī)則,同時也需要平衡商業(yè)利益與核心用戶體驗。
向左走還是向右走?其實這也是知乎和小紅書受其自身條件和所處的市場環(huán)境所限制:
在用戶規(guī)模方面,2019年4月易觀千帆數據,知乎活躍用戶不足1500萬,小紅書活躍用戶超過4000萬?;钴S用戶保持持續(xù)增長的小紅書,有改革的底氣,進入巨大的用戶量階段商業(yè)化勢在必行;長期處于月活增長停滯甚至下滑的知乎,平臺大V接連出走,知乎被迫采取了保守的“不作為”策略。
在內容方向方面,從知識問答社區(qū)逐漸引導上線知識付費,處在競爭加劇的紅海市場,而且平臺逐漸內容泛化,分散的內容定位可以成為公域營銷地,但也只能成為免費的流量池;小紅書作為女性種草社區(qū),為電商平臺導流,在賽道選擇上更垂直和細分,營銷目標也更精準。
在生態(tài)供給方面,小紅書的流量供給下游,是需求不斷增長的國內幾大頂級電商平臺,消費需求的持續(xù)增長,小紅書的電商流量價值就會持續(xù),在這方面,小紅書算是TO B;知乎的知識變現(xiàn)業(yè)務,是TO C,是正在去魅的賽道,不慍不火的豆瓣,或許會有同病相憐的體會。
前有十萬大V集體出走,后有知乎價值觀的分裂,從問答Live到鹽選會員的打包服務,是“不為”政策下的慢性改革;而小紅書對自己平臺上的數千KOL大清洗,是壯士斷腕,更是雄鷹折翅翱翔飛。
知乎向左,小紅書向右。其實,小紅書和知乎的當前遇到的問題,基本圍繞在這三點:平臺與KOL的商業(yè)利益分配;UGC內容質量和與平臺建設;KOL運營及管理。
UGC的內容生產者和KOL作為平臺用戶的一部分,他們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用戶運營的問題。其實,不管是服務于用戶體驗還是商業(yè)變現(xiàn)的產品改進和調整,最終的落腳都是在用戶身上。在現(xiàn)在互聯(lián)網大環(huán)境下,用戶運營成為不管是知乎、小紅書還是其他平臺,都必須面對和精細深耕的運營難題。
小紅書和知乎都有大體量的用戶規(guī)模,用戶流量池建立以后,無論對平臺還是用戶來說,商業(yè)變現(xiàn)都有助于平臺的可持續(xù)。
而如何處理內容平臺和KOL關系,是精細用戶運營的范疇。頭部、腰部KOL和平臺關系,已經形成共生的關系。針對不同用戶群體,應該實行差別化的運營策略,是收編拉攏,還是清洗調整。
插一句,營銷廣告公司華與華這十來年一直在重復講“超級符號”這個概念,這屬于品牌學范疇。小紅書和知乎經過幾年的運營發(fā)展,各自占據山頭,精英問答和女性種草的超級符號,已經在用戶心里埋下了體驗預期。超級符號拒絕大幅度的改變,要老套,只能是局部的、循序的改進。
知乎大V商業(yè)化嚴重平臺內容越來越水,和最初的精英價值觀背離,打破了早期核心用戶的心理預期。當知乎變得不那么知乎的時候,小紅書要做的就是在被虛假KOL泛濫前,尋回用戶口碑中自己最初的樣子。
寫到最后,那么對于尋求KOL合作的廣告主們,該如何在這些流量平臺做內容投放呢?
首先是要確定目標,傳播品牌聲量和尋求銷售轉化,這是兩條不同的方向,品牌方向大平臺廣撒網,銷售方向則是尋求精準垂直直擊目標,畢竟今天的獲客成本已經太高了。
其次,要建立自身產品的用戶全景畫像,越精準越好,通過用戶行為數據分析,洞察核心用戶甚至不同類型用戶的渠道偏好,然后進行相應KOL匹配,3C產品在數碼或時尚類KOL粉絲中可以獲得更多關注,SaaS產品則在行業(yè)性論壇的KOL中能夠影響更多潛在用戶。
最后,還要對每個渠道(KOL )的每次投放線索進行實時的營銷效果監(jiān)測,對反饋平淡的渠道要及時調整策略,及時止損,并進行其他KOL投放測試。
文:四郎@Analysys易觀(enfodesk)
首席增長官CGO薦讀小紅書推廣:
更多精彩,關注:增長黑客(GrowthHK.cn)
增長黑客(Growth Hacker)是依靠技術和數據來達成各種營銷目標的新型團隊角色。從單線思維者時常忽略的角度和高度,梳理整合產品發(fā)展的因素,實現(xiàn)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帶來的有效增長…
本文經授權發(fā)布,不代表增長黑客立場,如若轉載,請注明出處:http://gptmaths.com/cgo/model/21716.html